「基隆南港間通勤軌道建設計畫(簡稱基隆捷運計畫),旨在滿足首都生活圈對捷運密集班距運輸的需求,並解決東部鐵路運能不足、票務難求的問題,同時提升東北角地區的旅運服務。為此,交通部啟動了基隆捷運計畫。該計畫已於113年1月31日獲行政院核定,並由新北市政府負責建設與管理,預計在綜合規劃核定後的10年內完成建設並投入運營。計畫總經費為696.89億元,其中基隆市境內的建設經費為274.20億元。本市成功爭取中央補助226.28億元,並自籌47.92億元,成為六直轄市以外首個進行捷運建設的城市。基隆捷運作為基隆河谷廊帶的核心交通建設,完工通車後將大大改善市民的通勤便利,並透過捷運的發展,帶動本市場站周邊的都市發展與產業再生。」
FAQ答客問
-
-
「基隆南港間通勤軌道建設計畫」已於113年1月31日由行政院核定;第一階段自八堵車站起至南港車站,全長15.6公里,共有13站,依序為八堵站、七堵站、六堵站、百福站、五堵站、保長坑(1)站、保長坑(2)站、汐止區公所站、汐科站、樟樹灣站、南陽大橋站、南港展覽館站、南港站。
-
基隆捷運第一階段機廠為社后機廠,該機廠位於新北市汐止區社后地區,鄰近民生汐止線(汐東段)SB11站,未來將與民生汐止線共用該機廠。
-
高鐵轉乘可藉由南港站;臺鐵轉乘則可藉由八堵站、汐科站及南港站;而捷運轉乘可藉由南港展覽館站與南港站(轉乘捷運板南線)、南港展覽館站(轉乘捷運文湖線)及樟樹灣站將於捷運民汐線(汐東段)完工後提供轉乘服務。
-
依113年1月31日經行政院所核定「基隆南港間通勤軌道建設計畫」綜合規劃報告,推動過程從規劃至完工,經歷可行性研究、綜合規劃、基本設計、細部設計、發包工程施工、通車前置作業、完工正式通車等作業階段,目前基隆捷運第一階段正由新北捷運工程局於113年2月啟動基本設計階段,預計將於10年後(123年)完工。
-
- 提供舒適、便利、服務優質的公共運具:捷運可提供安全密集且穩定可靠的通勤品質的軌道服務,每小時最多可提供20班服務,銜接大臺北捷運路網,強化基隆台北間通勤化軌道服務,成為友善無縫、具產業機會、安全可靠、悠遊易行、永續營運、及具觀光魅力的運輸服務。
- 帶動基隆河谷廊帶產業發展:本計畫係基隆河河谷廊帶再生的核心交通建設,配合地方發展,主線優化後深入市區,服務更多民眾,透過各捷運場站周邊開發,創造多元宜居環境,可帶動北北基產業發展提升,滿足捷運聯外交通需求,創造多元財務及經濟效益。
- 舒緩樹林-南港間瓶頸路段負荷:基隆捷運計畫基於臺灣未來長期發展需求,橫跨台北、新北及基隆三市,基隆捷運營運後,可滿足首都生活圈捷運化密集班距運輸需求,對於舒緩臺鐵樹林南港間瓶頸路段負荷有實質助益,並解決東部鐵路一票難求問題及提升東北角旅運服務。
-
一般軌道系統路權分為三種,第一種為與地面交通系統完全分隔且無設置平交道之A型路權,第二種為與地面交通系統部分分隔,但擁有優先通行權之B型路權;以及第三種為地面交通系統完全混合之C型路權;其中LRRT全名為Light Rail Rapid Transit輕軌捷運系統,屬於A型路權之中運量大眾捷運系統。而基隆捷運第一階段預計採用全線A型路權之LRRT中運量系統,相較其他輕軌系統-以高雄環狀輕軌為例,除部分路段(真愛碼頭高架路段)為A型路權外,其餘路段皆屬於B型路權。
-
捷運用地範圍的劃設原則為減少民眾權益的損失,會優先利用公有地與公共設施用地已達到公地公用之目標以活化公有地之使用效益,劃設捷運路線時也儘可能沿著既有道路,若必須使用私有地時,也會優先使用低度開發之土地,另捷運穿越土地之上空或地下,也會透過設定地上權之方式依照最近距離給予適當補償。
-
- 目的:為鼓勵市民多使用公共運輸,以朝淨零碳排目標前進;由政府、企業一起帶動全民綠運輸減碳。
- 參加活動方式:即日起下載悠遊付綁定本人記名悠遊卡,搭乘基北北桃1200都會通定期票範圍之大眾運輸工具可累計活動減碳量,並獲得抽獎機會。
- 活動期間為113年4月8日至12月31日,詳細資訊可至活動官網查詢。
-
民眾可持悠遊卡、一卡通及愛金卡購買定期票且於啟用後30日內搭乘基隆市公車處所營路線及台鐵指定列車(進出站均位於基隆、三坑、八堵、七堵、百福及暖暖站),詳細使用須知等資訊詳本處最新公告。